品牌:Snow Peak
尺寸:寬 2.4cm x 高 5.7cm x 厚 5cm
重量:空重約 49g (含 2 顆 AAA 電池約 73g)
這是 Snow Peak 於 2014 年推出的新玩具,特別託好友帶回一只把玩。實試幾天下來發現整體的功能性還不錯,會自動改變 LED 照明角度的設計更是創意十足!! 在此整理些心得和大家分享...
「頭燈」是個人相當推薦的隨身照明裝備類型,主因是在夜間活動的過程中它能讓露營者空出雙手做事!! 也因此我們家的隨身照明主力向來都是以頭燈為主:包括多年前使用過的 Princeton Vortec 與 Solo 頭燈 (鹵燈泡),到後來 LED 當道,個人改用的 PETZL TACTIKKA XP E89 頭燈以及老婆專屬的 Snow Peak SnowMiner 頭燈,皆是出門露營時必帶的照明裝備。另外還有一顆電池盒卡榫已斷、但亮度極佳的 Lichao LC-009 LED 頭燈,則是讓兒子丟在書包裏隨時備用著。
所以依我們家對頭燈的深度倚賴,見到這顆規格不差、設計又頗特別的 Snow Peak MOLA LED Headlamp 怎可能輕易放過~ :Q 下面是原廠的產品圖片參考,產品編號 ES-060,共有三種配色可以選擇。(圖片來源)
補充說明... 依個人使用習慣,對頭燈的選擇有幾個基本條件:
- 重量夠輕 → 這是重要考量,如此才有可能久戴而不感疲累。
- 結構簡單 → 不喜歡線材牽絆,因此不考慮電池盒分離設計的燈款。
- 電池通用 → 以使用 AAA 四號電池為主,兼顧共通性。
至於亮度方面,我反而覺得不是那麼重要,因 RV 露營大都在固定的區域內活動,有個基本級數就行;且高亮度的頭燈多是採電池盒分離結構,非我所愛,故也只好妥協。像是多年來我慣用的 PETZL TACTIKKA XP 頭燈僅有 40 流明值,一般應用即已足夠,若有遠照需求時就再請出 STREAMLIGHT PolyTac 90 手電筒 (下圖) 來幫忙。當然頭燈能夠越亮是越好的,這算是加分條件!!
以下開始 Snow Peak MOLA LED 頭燈的介紹... 這是產品包裝外觀,燈具的規格數據及特性皆已標註在上頭。
內容物包含頭燈、使用說明書及附贈的 2 顆 AAA 四號電池。
Snow Peak MOLA LED 頭燈的本體相當輕巧,尺寸為 2.4cm x 5.7cm x 5cm,含電池重量僅約 73g 左右... 這項數據個人相當欣賞!! 遠比我常用的 PETZL XP E89 頭燈的 95g 還輕,更別說 Snow Peak 前一款 SnowMiner 頭燈的 100g 了。燈體擁有 IPx4 防水等級,外觀並非一般頭燈的橫體造型,而是較少見的直立體設計,這部分和燈體內藏了平衡調整組件有關 (等一下會再說明)。
上方的白色按鈕是頭燈開關,軟性橡膠材質,開啟照明的方式有些特別:需持續按壓著等 LED 燈閃動一下,隨即放開按鈕才能順利點亮!! 這算是避免誤觸開關按鈕的防護機制,因此若壓放時間沒配合好時便無法開啟照明。
當頭燈點亮後,會直接進入高亮度模式,這時候在 2 秒鐘之內再按壓開關又可以進行其他照明模式的切換,大致說明如下:
- 按一下,會進入低亮度模式。
- 再按一下,會進入閃爍模式。
- 再按一下,頭燈會關閉。
- 若是持續按著,則會進入無段調光模式,直至最後關閉。
以上 (1) (2) (3) 按壓切換的條件是在點亮後 2 秒內進行,不過若是進入某個模式後超過 2 秒鐘,則再按壓一次按鈕時即會關閉頭燈。此外 (4) 無段調光模式並無 2 秒鐘的限制,在高亮或低亮模式中隨時可進行亮度調整 (閃爍模式除外)。
近看頭燈內部的 LED 元件,外圍裝有小光杯反射結構。依原廠資料:在高亮度模式下光通量有 110 流明值 (ANSI),遠照距離為 40 公尺;若是在低亮度模式則降為 10 流明及 10 公尺。遠照表現比起 PETZL TACTIKKA XP 頭燈 (40lm + 35m) 及 Snow Peak SnowMiner 頭燈 (80lm + 40m) 相差不多,且 MOLA 頭燈並沒有聚集光 (遠照) 或擴散光 (近照) 的切換功能。
燈體的下方有卡榫,按壓後可開啟頭燈的電池室外蓋,蓋口無膠條,電力來源是 2 顆 AAA 四號電池。電池數較少是這款 Snow Peak MOLA 頭燈能如此輕量的主因 (一般頭燈多是用 3 顆 AAA 四號電池軀動),但是它的耐力並沒因此減少太多:在高亮度模式下能維持 45 小時,低亮度模式 80 小時,閃爍模式則為 160 小時。
頭燈正面的透明燈罩內有設置 LED 電源指示燈 (紅圈處),如果電力不足時會出現紅燈閃爍提醒更換電池。
接著來看看這顆 Snow Peak MOLA LED 頭燈的創意設計所在... 它的 LED 照明角度可以隨著使用者頭部的俯仰動作而自動調整!! 我先附幾張相片讓大家對比參考,即會發現 MOLA 頭燈結構和一般頭燈的不同點:下圖是 PETZL TACTIKKA XP 頭燈及 Snow Peak SnowMiner 頭燈,在使用過程中因平視或俯視的角度不同,必需隨時去手動調整頭燈的照明方向,這也是一般頭燈常見的調整結構。
而在 Snow Peak MOLA 頭燈上則完全沒見到這方面的構件... 因為它已將照明角度調整功能內建在燈體中了!! 至於自動調整或手動調整的切換控制,便是由燈體側邊那顆白色的小旋鈕來負責。
當把白色小旋鈕拉出時,MOLA 頭燈會進入 "自動調整模式",這時候 LED 的照明方向便會跟著使用者頭部的俯仰動作而隨時改變!! 例如:低頭要看書時,LED 會自動轉向下方照明;當把頭抬起來時,LED 又會回復平行的投射。
此自動改變照明角度的運作原理,是來自於 MOLA 燈體內部藏有一組平衡組件,因此可以依據頭燈的角度變化來隨時控制 LED 的照明方向!! 下面是摘錄自原廠的說明圖片參考。(圖片來源)
若是在自動調整模式中,發覺頭燈的照明角度不太正確,例如:應該是平行投射,結果照明方向卻是偏高或偏低,則可以轉動白色旋鈕進行 LED 的角度校正。
除了自動調整模式外,Snow Peak MOLA 頭燈也可以使用 "手動調整模式":將燈體側邊的白色旋鈕壓入,這時候 LED 會被固定而不再自動轉向,照明角度則需靠轉動白色旋鈕來調整。小提醒!! 頭燈不使用時建議壓入白色旋鈕,固定住 LED 以避免攜行時不停的轉動。
再來是 MOLA 頭燈的固定帶,和燈體間是採用活動式穿越設計,與額頭的接觸面有柔軟的帶身緩衝。固定帶上有 Snow Peak 商標字體,寬幅約 2.5cm,具有彈性並可調整長短。因燈體夠輕,整體的配戴感算舒適。
隨附兩張 MOLA 頭燈和 PETZL TACTIKKA XP 頭燈、Snow Peak SnowMiner 頭燈並排拍攝的相片,相比下 MOLA 頭燈的型體嬌小許多。
結語...
Snow Peak MOLA Headlamp LED 頭燈 (ES-060BK) 的近距離照明能力極佳,但礙於光杯結構及少了聚散光的切換功能,遠距搜索照明方面就非它所長了。創新的 LED 自動轉向組件,整體輕巧易戴則是讓我欣賞之處!! 最後再約略整理此顆頭燈的特色及相關數據如下給大家參考...
- 高亮度模式有 110lm,遠照 40m,可撐 45 小時。
- 低亮度模式有 10lm,遠照 10m,可撐 80 小時。
- 閃爍模式可撐 160 小時。
- 可以無段調整亮度。
- 能依頭部仰俯自動調整 LED 照明角度,亦可以手動調整。
- 使用 2 顆 AAA 四號電池,含電池重量僅 73g 左右。
使用 Snow Peak MOLA LED Headlamp 這陣子下來,發現它的按鈕開關硬體實在是個敗筆!! 既然已經有內建防止誤觸功能,實在不需要再將按鈕設計得如此堅硬難按... 或許是橡膠按鈕面積大、內部觸動開關較小之故造成,常常得按壓個老半天才能順利點亮,無形中增加按鈕的損耗,更遑論戴著手套時的操作。讓人不禁覺得近年來 SP 的產品設計是精緻度有餘,但實用性卻是越發不足!! ><
頭燈的另一種配戴方式:掛在脖子上,簡稱「脖燈」XD 如果長時間載在頭上覺得束縛不舒服,那麼近距離照明時改以此方式配戴會比較輕鬆,並建議開啟 "泛光模式" 以增大照明範圍。(相片中示範燈具為 Duracell 金頂 LED Headlamp 頭燈)

End
沒膠條比較可惜了
不知為啥,SP 這兩年推出的頭燈,電池盒外蓋都沒設計防水膠條,但卻強調有 IPx4 防水等級 (水由任何方向潑濺到外殼沒有傷害影響);以肉眼觀察,密合度倒是還不錯~
不只是sp啦,其他大牌子平價款越來越少用膠條,可能壞都不是壞在漏水,所以都是防潑水即可。如果朋友們用在登山,這點請確實要注意,還是要直上規格再好一點的。
我想這顆頭燈雖然輕巧,但也不太適合登山健行用途,因為它少了聚光功能.... 近距離照明沒啥問題,但遇到需遠距搜索照明的場合時就吃虧了~
朱雀大哥,看到這篇文章後,立馬請人從日本弄四個回台灣,自動調角度真的超適合露營用,特別是晚上低頭洗碗與夜間搭帳。一貫SP的作工,唯獨開關剛開始搞不清楚,長長無法讓燈On起來。
它的開關有防護裝置,得持續按壓讓 LED 閃動一下同時放開,才能順利開啟照明,剛開始時我也是試了老半天。另外我覺得它的電源開關有點難按,似乎得依某個角度才行,也許是膠製按鈕過硬之故。